秋叶
1000+次浏览
发布时间:2025-10-12 13:49:29
提到骨质疏松,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才需要担心的问题。但事实上,骨量流失的过程可能在30岁后就悄悄开始了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说说这个被称为"沉默"的骨骼疾病。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变得脆弱、更容易骨折的疾病。简单来说,就是骨骼内部的骨质密度下降,骨头变成了"蜂窝状"的结构。这种情况通常发展缓慢,多年内可能都没有明显症状,直到某天轻微跌倒就导致骨折,才被发现。
年龄是主要风险因素,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和65岁以上的男性。其他风险包括:家族史、体型瘦小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、吸烟饮酒、缺乏运动、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年轻人中也不少见的,特别是长期室内工作、缺乏日晒的上班族。
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:身高变矮、弯腰驼背、背部疼痛。的表现就是骨折,常见的部位是手腕、髋部和脊柱。有时候只是打个喷嚏、弯腰捡东西,就可能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。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。确保足够的钙摄入,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都是好来源。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,每天适度晒太阳很重要。坚持负重运动,如步行、跳舞、爬楼梯等,能刺激骨骼生长。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,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。
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,其实汤里的钙含量很低,反而脂肪含量高。还有人觉得老了才需要关注骨密度,实际上年轻时积累的骨量越多,年老时越不容易患病。另外,单纯补钙而不配合维生素D和运动,也会大扣。
建议65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常规筛查。如果有风险因素,如既往骨折史、使用激素类药物等,可以提前到50岁左右检查。现在的骨密度检查简单,就像拍X光片一样,几分钟就能完成。
骨骼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,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骨骼状况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才能让我们的"身体支架"更加坚固耐用。如果您有相关问题,建议医疗机构获取个性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