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对骨折的认知还停留在"打石膏静养"的阶段,但其实现代医学对骨折治疗已经有了更科学的方案。今天我们就来骨折那些事儿,从发生原因到训练,给您一份实用指南。
摔倒后手腕剧痛、运动时突然听到"咔嚓"声,这时候您可能要警惕了。典型骨折会伴随以下症状:受伤部位明显肿胀瘀青、触摸或时剧烈疼痛、肢体出现异常弯曲或缩短。但有些裂纹骨折可能只有持续隐痛,这时就需要X光检查来确认了。
发现骨折后件事是停止,用硬纸板或木板简单固定伤处。记住三个不要:不要尝试复位、不要热敷、不要揉搓伤处。如果出现开放性骨折(骨头刺破皮肤),先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很多二次伤害都是因为不当搬运造成的,非人员请勿随意伤员。
去医院后,医生会根据骨折类型制定方案。简单骨折可能只需要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,而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钢钉、钢板等内固定手术。现在微创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,比如髓内钉技术,创口小、快。但具体选择哪种方式,要综合考虑骨折位置、患者年龄和日常需求等因素。
打上石膏不等于万事大吉,期要注意:抬高患肢减轻肿胀、定期检查石膏是否过紧、保持石膏干燥。饮食上多补充蛋白质和钙质,但别迷信骨头汤,其实牛奶、豆腐、深绿色蔬菜才是补钙好选择。抽烟会延缓愈合,这个时期好戒烟。
拆除固定装置后,很多人因为怕疼不敢,反而导致关节僵硬。其实在医生指导下,早期就应该开始肌肉等长收缩练习,逐步过渡到被动和主动训练。比如腕部骨折可以先做握拳练习,下肢骨折可以尝试直腿抬高。科的理疗设备,如超声波、电刺激等都能促进愈合。
喝骨头汤补骨?其实汤里多是脂肪,钙含量很少。骨折后完全不动?适当才能预防血栓和肌肉萎缩。儿童骨折和一样处理?其实儿童有更强自愈能力,有时甚不需要石膏。老人家骨折不用手术?现在高龄患者也能通过微创手术早期,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。
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,家中浴室铺防滑垫、保持地面干燥。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。运动爱好者要做好防护,滑雪、轮滑等高风险运动记得戴护具。平时多晒太阳、坚持锻炼,增强骨骼强度才是根本。
骨折是个系统工程,从急诊处理到功能锻炼,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对待。如果您正在经历骨折,建议定期复查,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。记住,遵医嘱、循序渐进才是快的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