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高血压,很多人觉得这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担心的问题。但实际上,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,且越来越年轻化。血压长期超标会悄悄损伤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,堪称"无声的"。那么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?日常又该如何防治?
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是血压。当这个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,就形成了高血压。医学上通常将140/90mmHg作为分界点,超过这个数值就需要警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高血压患者初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。部分人可能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心悸等症状,但往往被误认为是疲劳导致。定期测量血压是发现问题的关键。
高血压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。首先是遗传因素,父母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。其次是年龄因素,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,血压自然上升。
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。高盐饮食会直接导致血容量增加;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;过量饮酒则会干扰血压调节机制;缺乏运动使血管功能退化;肥胖人群的血脂代谢紊乱也容易诱发高血压。
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。常见的有利尿剂、钙拮抗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。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,切忌自行增减药量。
饮食调整关重要。建议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,少吃腌制食品;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摄入;选择低脂乳制品;适量吃深海鱼类获取优质蛋白和Omega-3脂肪酸。
规律运动能显著改善血压状况。每周进行5次、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。
保持良好作息很重要。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,建议每天7-8小时睡眠。要学会调节情绪,长期紧张焦虑会刺激血压上升,可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放松。
戒烟限酒必须严格执行。吸烟会立即升高血压,长期吸烟更会损伤血管;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量,女性不超过15克。定期监测血压很关键,家庭自测血压要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测量前5分钟。
孕妇出现高血压要特别重视,可能发展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,需密切监测。老年人降压不宜过快,要防止体位性低血压。合并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后要提醒的是,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即使血压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,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配合规范治疗,大多数高血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