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疱疹,很多人可能反应是“嘴唇上长泡”或者“腰上长一串”,有点紧张但又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。今天,我们就来疱疹的类型、症状、治疗和日常预防,帮你用简单的方式了解它。
疱疹其实是一个大家族,常见的是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。单纯疱疹通常长在嘴巴周围或生殖器区域,一开始可能会有刺痛或痒感,慢慢出现一簇小水泡,破了之后结痂,大概1-2周自己会好。而带状疱疹俗称“生蛇”,一般出现在身体一侧,沿着神经分布,呈带状排列,除了水泡,还常常伴有神经痛,尤其是中老年人比较容易得。
这两种疱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,单纯疱疹是HSV病毒,带状疱疹则是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。如果你小时候得过水痘,这个病毒会长期潜伏在神经节里,当免疫力下降时,它就可能被变成带状疱疹。
单纯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,比如共用餐具、亲吻或亲密接触。带状疱疹虽然不像单纯疱疹传染性那么强,但没得过水痘或没接种过疫苗的人接触带状疱疹的水泡液,也可能被感染得水痘。所以,如果正处于发作期,好避免亲密接触,尤其不要让水泡破裂后的液体接触到他人。
首先要明确,疱疹病毒一旦感染,会长期潜伏在体内,目前还没有办法清除。但是,我们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症状、缩短病程和减少复发。
一般医生会开口服或外用的抗病毒药物,比如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,越早用越好。如果疼痛明显,特别是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,可能还需要配合止痛药或者营养神经的药物。部分人后可能还会神经痛,这时可以做物理治疗或局部用药缓解。
切记不要自己乱涂药膏,更不要挑破水泡,以免引起细菌感染或留疤。
预防疱疹,关键靠提高免疫力和避免接触传染源。平时注意休息、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,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。在换季或感冒高发期,更要注意防护。
如果已经有复发史,建议避免 triggers,比如日晒、受伤或情绪波动。目前带状疱疹已经有疫苗可接种,推荐50岁以上人群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医生后考虑接种。
疱疹虽然常见,但并不可怕。只要及时治疗、做好日常防护,大多数人都能地控制。如果症状反复或加重,建议尽快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不要轻信偏方或者拖延治疗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。如果你有更多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会尽力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