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在门诊遇到不少女性朋友,一查出妇科就慌了神:"平时不痛不痒的,怎么突然就长东西了?"其实很多妇科在早期都会释放警示信号,只是容易被当成普通妇科病忽略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需要警惕的身体变化。
35岁的李女士连续三个月量突然增多,还伴有腰酸,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不调。直到体检做B超才发现子宫里有个5cm的肌瘤。像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,妇科的早期表现往往有这些特点:
1. 突然"变脸":周期紊乱、经期延长、出血量比平时多1倍以上,或者绝经后又突然出血,这些都可能是子宫内膜癌、宫颈癌的早期信号。
2. 下腹有不明包块:早晨空腹平躺时,用手按压小腹如果能摸到硬块,要当心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。超过5cm的肿块即使良性也建议处理。
3. 排尿习惯改变:尿频尿急却查不出泌尿问题,可能是子宫肌瘤膀胱。有些卵巢会导致腹水,同样会引起排尿不适。
4. 持续性下腹坠痛:这种疼痛不会因为休息缓解,有时会辐射到腰骶部,常见于卵巢扭转或破裂的情况。
5. 无缘无故消瘦:如果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%,又找不出明确原因,要排查恶性可能。
根据临床观察,这几类女性更需要关注妇科风险:
• 有乳腺癌、卵巢癌家族史的(直系亲属发病风险3-5倍)
• 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超过5年的
•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(子宫内膜癌风险是常人3倍)
建议2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妇科B超+HPV联合筛查。现在很多医院的"两癌筛查"套餐都能覆盖基础检查项目,还可以报销部分费用。
上周接诊的一位患者,体检发现3cm的卵巢囊肿,吓得整夜睡不着。其实超声显示边界清晰、无血流信号,随访观察就可以。临床上遇到的妇科80%都是良性的,即使是恶性的,早期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都能达到90%以上。
关键是要做到"三早":
早发现——别等有症状才检查
早诊断——镜、MRI等检查能明确性质
早干预——微创手术、聚焦超声等新技术创伤很小
1. 内裤选择纯棉透气的,每天更换
2. 同房前后做好清洁,但不要过度冲洗
3. 长期痛经不要硬扛,及时排查病因
4. 控制体重,BMI超过26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2倍
后提醒大家,妇科早发现和晚发现预后差别。如果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。现在很多市级医院都有妇科联合门诊,一次挂号可以看多位,能省去不少奔波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