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刷牙时突然感觉某颗牙齿有点晃动,或者啃苹果时牙齿使不上劲?牙齿松动可不是小事,它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健康警报。今天我们就来牙齿松动那些事,告诉你什么情况能挽救,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。
牙齿就像大树,牙根埋藏在牙槽骨里,周围有牙龈和牙周膜固定。当这些支撑组织出问题时,牙齿就会摇摇欲坠。常见原因有三个:
1. 牙周病是头号凶手。长期不认真刷牙,牙菌斑变成牙结石,细菌侵蚀牙龈和牙槽骨,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被掏空。
2. 意外受伤也不容忽视。摔倒撞到牙、咬硬物崩裂牙根,都可能让牙齿松动。我就见过有人用牙开啤酒瓶,结果门牙当场就晃了。
3. 孕期和更年期女性要特别注意。激素变化会让牙周组织暂时变得敏感,但产后或激素稳定后通常能。
轻微晃动(1-2毫米内):立刻改用软毛牙刷,避免触碰松动牙。含淡盐水漱口,暂时别用这颗牙咀嚼。观察1-2周,很多外伤导致的轻微松动能自行稳固。
明显松动(超过3毫米):赶紧约牙医!可能是牙根断裂或牙周病,拖延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。记得去医院前别手欠去摇它,有些人总控制不住想试试有多松,结果把后那点连接组织也扯断了。
牙周治疗是基础。深度洗牙清除结石,必要时做龈下刮治。重度牙周病可能要做翻瓣手术,就像给牙齿"打地基"。
固定术很常用。用细钢丝或纤维带把松动牙和邻牙绑在一起,像脚手架那样支撑3-6个月。有位患者门牙撞松后及时做了固定,半年后又能啃排骨了。
拔牙是后选择。当牙槽骨吸收超过2/3,或者牙根纵裂时,医生才会建议拔除。现在拔牙后马上种牙的技术很成熟,不用太担心缺牙问题。
改用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颤清洁。我见过太多人像锯木头一样横着刷,结果把牙颈都刷出凹槽。
牙线要用对时机。餐后先用牙线再刷牙,重点清理后牙邻面。别像应付任务随便拉两下,要呈"C"形包绕牙面上下刮。
半年洗牙不能省。就算你再会刷牙,也清不掉已经钙化的牙结石。定期检查还能早期发现隐患,比如我有个患者就是在洗牙时发现隐匿的牙根裂。
误区一:松动的牙齿会自己长牢。除非是换牙期儿童,牙齿松动是病理表现,不治疗只会越来越。
误区二:吃钙片能治牙齿松动。牙槽骨吸收是炎症导致,补钙没用。就像往腐烂的树根倒水泥,治标不治本。
误区三:牙齿松了就要马上拔。现代牙科有很多保牙技术,我经手的中,及时治疗的牙齿80%都能保留5年以上。
记住:牙齿晃动超过一周不缓解,或者伴随牙龈出血、口臭,请立即挂牙周科。早期干预花的钱少,受的罪小,别等到牙槽骨都吸收完了才后悔。你的每颗天然牙都是无价之宝,值得认真对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