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。很多人一听“糖尿病”就觉得要终身吃药,甚要打胰岛素,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糖尿病的类型、症状、治疗和日常管理,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它。
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、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。1型多发生在青少年群体,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需外源性补充;2型常见于中老年人,多与饮食、肥胖及遗传相关;妊娠期糖尿病则是在怀孕期间出现的血糖异常,需严格监测控制。
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有些人会出现多饮、多尿、体重下降、容易疲劳等现象。如果经常感到口渴、夜间起夜次数增多,或者伤口愈合变慢,建议尽早去医院做血糖检测。
通常空腹血糖≥7.0mmol/L,或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,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。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≥6.5%也是重要参考指标。一旦发现异常,应尽快到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检查。
需综合多方面因素。除了遵医嘱使用口服药或胰岛素之外,饮食控制、运动锻炼、血糖监测也非常重要。目前也有一些新型药物如GLP-1受体激动剂、SGLT2抑制剂等,能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。
饮食方面建议低糖、低脂、高纤维,多吃蔬菜、粗粮,控制主食摄入。每周保持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定期测血糖、保持情绪稳定、戒烟限酒同样很重要。
2型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。保持健康体重、避免高糖高油饮食、规律运动、定期体检,都是有效的手段。尤其有家族史的人群,更应提早注意生活方式调整。
糖尿病虽无法,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生活、减少并发症风险。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症状,建议尽早医生,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防治的信息,或需要预约医师,欢迎我们获取更多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