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梳头时,总有大把头发缠在梳齿上?刚洗完的头发不到半天就打结?发尾分叉像扫帚一样炸开?这些困扰可能就藏在你每天的护发习惯里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护发误区,帮你找回健康顺滑的秀发。
很多人觉得热水能更好溶解油脂,殊不知高温会头皮屏障。适宜的水温是38-40℃,这个温度既能清洁头皮又不会过度刺激。尤其是染烫后的头发,高温会导致毛鳞片性损伤,让发色褪得更快。冬季洗澡时可以先用温水冲洗头发,洗完身体后再调低水温冲一遍发丝。
护发素不是洗发水,它的作用对象是发丝而非头皮。正确用法是挤干头发水分后,从耳下位置开始涂抹,重点照顾发梢。含有硅油的护发素接触到头皮可能堵塞毛囊,引发头痒甚脱发。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免洗护发素,吹发前喷在发中发尾,同样能达到柔顺。
让湿发自然风干其实更伤头发。当头发处于潮湿状态时,毛鳞片持续张开,此时摩擦容易导致断裂。正确做法是用毛巾轻按吸水(不要揉搓),尽快用恒温吹风机吹八成干。记得保持15cm以上距离,先吹发根再吹发梢,配合隔热喷雾更好。
我们的头皮需要2-3周适应新产品成分,频繁更换反而可能引发敏感。选择洗发水要看当下头皮状态:油性头皮选无硅油款,染烫后选弱酸性修复型,有头屑要找含吡啶硫酮锌的。判断是否适合的标准是洗后头皮不紧绷、发根不油腻、发尾不干涩。
这是个典型错觉。头发每月生长1-1.5厘米是由毛囊决定的,剪不剪发尾都不影响。但定期修剪能防止分叉继续向上蔓延,避免断裂造成的"越留越短"。建议每3个月修掉2-3厘米,染烫发质可以缩短到6-8周保养一次。
细软塌发质:洗头时可以倒着洗,吹发时也保持低头姿势,能临时增加蓬松度。选择洗发水时注意看成分表,含有水解小麦蛋白的能帮助增粗发丝。
沙发自然卷:不要强行用高温夹板拉直,试试"三明治护理法":洗完头先涂免洗护发素,再擦干水分,后抹少量发油锁住水分。
漂染受损发:每周做1次发膜护理时,可以戴上浴帽再用热毛巾包裹,热量能帮助营养成分渗透。游泳前记得涂护发素或喷隔离喷雾,防止泳池水侵蚀发色。
护发是场持久战,没有什么"三"的奇迹。改掉这些常见误区,配合适合自己发质的产品,坚持6-8周就能看到明显改善。下次洗头时,不妨对照检查下你的护发流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