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皮肤问题就开始冒头。不少人发上突然长了红疹、水泡,或者瘙痒难忍,这很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些烦人的皮肤问题,帮你弄清它们的真面目,学会科学应对。
感染性皮肤病顾名思义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皮肤问题,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能传染。常见的"罪魁祸首"主要有三类:细菌、真菌和病毒。细菌感染的代表是脓疱疮,真菌感染常见的是脚气和股癣,病毒感染则有带状疱疹和寻常疣等。
这些皮肤病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。游泳池、健身房、公共浴室都是高发场所。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,比如老人、小孩或者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,更要多加注意。
不同的感染性皮肤病表现各异。细菌感染往往会在皮肤上形成红肿、脓疱,还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;真菌感染的特点是边界清晰的环形红斑,常伴有脱屑和瘙痒;病毒感染则多表现为簇集性水疱或疣状赘生物。
一个简单的鉴别方法是观察皮损的变化速度。细菌感染发展快,可能一两天就明显加重;真菌感染进展相对缓慢;病毒感染则可能先有刺痛感,再出皮疹。不过要明确诊断,还是建议及时就医,不要自己乱用药。
预防感染性皮肤病,关键是要切断传播途径。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澡、勤换衣物。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,避免直接接触公共用品。家里如果有人患病,毛巾、浴巾等个人用品要分开使用并定期消毒。
对于容易出汗的部位,比如脚部、腋下等,要保持干燥。可以选择吸汗性好的棉质衣物,出汗后及时擦干。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,充足的睡眠,这样能帮助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。
如果不幸中招,记住两个原则:及时和规范。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,一般是外用药膏,时配合口服药物;真菌感染要用抗真菌药,必须用够疗程,避免复发;病毒感染则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。
特别提醒大家,不要自行购买激素类药膏乱涂。激素虽然能暂时止痒,但会加重真菌和病毒感染,导致病情反复或扩散。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
关于感染性皮肤病,民间流传不少错误观念。比如认为脚气是的表现不用治疗,这完全是误解。长期不治疗的脚气可能引发继发感染,甚导致丹毒等并发症。
还有人觉得皮肤病是小问题,忍忍就过去了。实际上,如果不及时控制,可能扩散到全身,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重视。科学认识、正确防治才是关键。
记住,健康的皮肤是我们好的防护衣。当出现可疑症状时,既不要过度紧张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增强免疫力,必要时及时就医,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皮肤病。